佛山“西甲” 如何从网红变“长红”?
岁在癸卯,时在金秋,继贵州“村超”“村BA”火爆全网后,“健力宝杯”第十七届佛山“西甲”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最受瞩目、最具影响力的文体旅新名片,可谓一场现象级的全民狂欢。在这里人们感受到快乐的足球、精彩的足球、纯粹的足球,快乐原来就是这么简单!
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,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,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。佛山“西甲”的火爆出圈,不仅带动了县域文旅经济的复苏,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,这场全民狂欢使湾区产业工人、市民、网友寻求到了情感的突破口,给群众体育文化提供了可行性发展路径,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生动样板。
随着佛山“西甲”圆满收官,如何将此现象级的短暂“狂欢”变成“常欢”,值得社会各界深思。贵州“村超”“村BA”和佛山“西甲”的成功举办,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提供了成功经验与启迪。
第十七届佛山“西甲”足球联赛总决赛之夜,珏骏建材与广东凤铝展开冠军争夺战。/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澍、周春摄
习强调,“建设体育强国的根本在于让全体人民都参与进来,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。”群众体育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,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体育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,让人民真正成为体育事业发展的参与者、建设者与共享者,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,助力体育强国建设。
佛山“西甲”的成功,正是缘于全民的广泛参与,缘于政府对草根足球的呵护与培育,缘于人民群众最纯粹的热爱,缘于长达20多年的执着坚持。
习强调,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,拜人民为师、向人民学习。“村超”“西甲”出圈,就在于始终坚持为了人民、依靠人民,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,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。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是人民群众,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、以问题为导向,必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,提供人民群众需要的服务、有品质的服务。诚如李强总理所言,“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,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,高手在民间”。河南信阳平桥区委书记王继军在谈到建设全国美丽乡村“郝堂模式”的“三为主”经验时说:“专家意见与领导意见不一致时,以专家意见为主;专家意见与群众意见不一致时,以群众意见为主;群众意见与农户意见不一致时,以农户意见为主。”这对于我们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颇有借鉴和启发意义。“村超”等成功的文体IP,大多是群众台前当家作主,自主决定赛事队伍、赛程、规则、节目表演、奖励奖品等事项;政府幕后管理,做好服务保障工作。政府与群众形成良性互动,彼此配合,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,吸引群众广泛参与,相得益彰。
问需于民、问政于民、问计于民、问效于民,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,这是我们应遵循的发展路径。
第十七届佛山“西甲”足球联赛总决赛之夜,现场座无虚席,球迷观赛热情高涨。/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澍、周春摄
社会效益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根本追求。习指出:“要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,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,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。”这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,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指明了方向和路径。
公共文化服务首要的是具有公益属性,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,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,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。“西甲”“村超”是一次全民狂欢、体育盛宴,政府应该吸取“金元足球”的惨痛教训,坚持不为资本所诱惑,不要急于获取经济回报,让足球回归足球本身,坚持快乐足球和纯粹足球的氛围不变,让民众从体育活动中找到真正的快乐。
很多去过“村超”赛事现场的人认为,赛事本身其实并非重点,关键在于氛围和体验感。全民狂欢体验就是让大家享受最纯粹的快乐,没有假球,没有黑哨,没有商业化,没有门票,为热爱而踢球,为荣誉而战,自然而纯粹。三水云秀山下人山人海席座无虚席,《光辉岁月》《我和我的祖国》响彻全场,山呼海啸的喝彩欢呼声,每个人都置身其中,现场完全是一个欢乐的海洋。舞龙舞狮武术等民俗展演精美绝伦,场上场下、场内场外的观众尽情放飞自我,激荡在狂欢的海洋中。佛山“西甲”“村超”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关注和喜爱,是因为其象征着最原生态的体育文化,尚未被商业和资本腐蚀,保留着篮球赛与足球赛最本真的样子。有热爱,才会有广大的群体为之消费;有庞大的消费,才会有市场;有庞大的市场,才会真正推动“体育+”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。
概言之,政府培育环境,企业经营市场,民众营造生态。三者各居其位、各谋其政、各尽其责,不越位、不过界,让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得益彰。
现阶段,“村BA”和“村超”无疑是整个黔东南地区最具知名度和商业变现能力的IP之一,佛山“西甲”也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名片、中国足球发展的“民间样本”,品牌效应愈发凸显。如今,各地涌现出越来越多以“村+”等为主题的IP,很容易同质化导致品牌效应衰减。在这场竞争中,佛山“西甲”应该借力粤港澳大湾区,着力发掘和培育自身特色,并持之以恒地进行外在形象的打造和内在品牌价值的铸造,这才是从狂欢变“常欢”、“网红”变“长红”的关键。
相较于贵州“村超”,建议佛山“西甲”凸显以下三个方面的特色:区位优势、产业味道、岭南风情。
其一,突出佛山“西甲”优越的区位优势。佛山是粤港澳大湾区极点城市之一,有强大的城市影响力、辐射力、竞争力,尤其可以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,为佛山“西甲”品牌的提升注入人才、资金、科技等力量。2023年的佛山“西甲”吸引了港澳、深圳、广州、东莞等粤港澳大湾区足球劲旅参赛,其间还邀请了香港明星足球队、香港U23足球队、香港东方队等港澳球队来到佛山“西甲”现场举办友谊赛,湾区特色明显。一场群众性足球盛会,成为搭建粤港澳人文交流的平台,加强与港澳同胞的交流,实现以球会友、以体聚人,推动大湾区人民情感纽带更加紧实,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。
香港东方足球队与东莞莞联足球队出战“健力宝杯”第十七届佛山“西甲”足球联赛公益邀请赛。/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王澍摄
其二,突出佛山“西甲”浓厚的产业味道。“村超”主打的是乡土味,佛山“西甲”主打产业味,更加特色鲜明,更有典型性。佛山“西甲”原本就是职工联赛,背靠湾区,依托三水庞大的产业工人群体,加上产业工人的积极参与,有广泛的群众基础。今年,健力宝、邦普、凤铝、宏川等大湾区城市的行业龙头纷纷组队参赛,碧桂园、美的、腾讯、广汽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首次出战,往届赛事强队德芙莱纱业队、乐民兴体育队、珏骏建材队再次出征,为赛事增添诸多亮点。佛山“西甲”可以做好产业工人的大文章,着力打造“体育赛事+产业园区活化利用+传统文化+全民健身”等多元融合发展的品牌体育赛事活动,推动体育与工业、商业、文旅等产业深度融合,为县域经济赋能。
其三,突出佛山“西甲”浓郁的岭南风情。深厚的岭南文化底蕴,可以极大地赋能提升佛山“西甲”的品质。佛山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、岭南广府文化重要发源地和核心承载地,狮舞、粤剧、龙舟、美食、武术、佛山秋色、彩陶、刺绣、剪纸等蜚声中外,完全可以串珠成链,各种文化元素齐齐上阵,与来自四面八方的球迷互动,让佛山文化为“西甲”添彩,使之更具魅力。文旅部门也可以借助佛山“西甲”的影响力,相辅相成,孵化培育一系列富有辨识度和号召力的岭南广府文脉IP群。
总之,“村超”“西甲”的火爆出圈绝非是一时运气,而是厚积薄发的结果。佛山“西甲”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和传播力,对于健全公共服务体系、提升城市品质、实施“百千万工程”赋能高质量发展都意义非凡。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不忘初心,持续保持赛事的民间性、群众性,群众搭台、群众唱戏,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土壤且不断创新,才会有持续的生命力、影响力。同时,聚焦“体育+”系列活动衍生的新需求,着力补齐体育设施建设的短板弱项,以优质的赛场、便捷的通达性吸引更多的爱好者参与进来,才会有持续的关注度、参与度。
人民体育人民办,人民体育为人民。佛山“西甲”的流量,源自人民的力量;佛山“西甲”的出圈,是基于人民的入圈;佛山“西甲”的魅力,是基于人民的伟力;佛山“西甲”的成功,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基层的落地生根、开花结果。“等闲识得东风面,万紫千红总是春”。借助更多“村超”“西甲”的东风,中国足球真正热闹起来,足球人口成长起来,中国足球才有希望。